自治区十届五次会议期间,自治区政协委员马卫民提交的提案中提到,目前,我区许多农牧业企业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工作,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产业和地方发展,为贫困户脱贫增收作出了贡献。因此他建议完善相关政策扶持措施,助力企业顺利开展精准扶贫。
马卫民在提案中分析宁夏非公企业现状,结合实际提出,目前我区许多农牧企业,离农户的直接距离较近,因此在扶贫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有效提高了农户脱贫致富的成功率。全区各金融机构也普遍推出了类似的金融扶贫方案和措施,如国开行在我区彭阳县实施的“飞牛模式”,确实取得了相当的实效。
然而,随着相关工作不断推进,这些涉农企业存在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企业在后续运营等方面还需要政府及各方的进一步支持和帮助。因此马卫民建议,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在设计、组织实施各类扶贫措施的时候,能够更加尊重和遵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完善各项措施的科学性,避免有些方面利用企业对发展资金的迫切需求,迫使企业接受一些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则的条件,否则长期来看,会威胁到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他提出企业承担的扶贫攻坚任务有时间的要求,但各方面绝不能急功近利,因此建议政府和金融等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促进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的解决,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制定更加契合实际的政策及措施,使企业能够实现稳定发展,确保完成其承担的精准扶贫任务,同时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